在温带的一片森林中,冷暖锋相对峙着。一只路过的小蝴蝶扇了扇翅膀,冷锋和暖锋开始向彼此延伸、交融、碰撞,慢慢的,便形成了气旋。气旋越转越快、越来越多的气流加入,一场暴风雨逐渐酝酿。待狂风暴雨后、雨过天晴,只剩一片冷清和一地鸡毛。
社会中的一个个小群体、小圈子和这个过程也无比类似:一群兴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做喜欢的事,于是一个小圈子诞生了、并进入初生期;随着圈子不断发展,他们产生的信息吸引了更多的人,并为了更快捷地交流信息而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当圈子内部的规则逐渐成体系、很多老人甚至创始人被排挤出去,同时名声在外、真正爱好于此的人却很难参与其中时,圈子便进入了锢囚期;随着本不是这个爱好的圈外人前来蹭热度,名声败坏,导致爱好并愿意进圈的人越来越少,圈子就逐渐消亡在历史长河。
然而,并非所有的圈子都会经历以上所有的阶段。很多小圈子,比如业余无线电、家庭服务器,它没有足够多的爱好者,于是不会形成过于复杂的规则、始终保持着开放、单纯的样子,坚守爱好交流的初心。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喜好的人越来越少,在大家的视线中绝迹。
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走完以上四个阶段的圈子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热爱或潜在的爱好者人数众多、圈子的门槛极低。例如二次元、LGBT,外部的圈子几乎没有门槛,同时在多年发展后已经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现象级」,于是有很多本不爱好于此的人为了寻找畸形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进入这些圈子,最终将圈子变成外人避而不及的乌烟瘴气的样子。
而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逃不掉的话题——资本。它是社群生命周期的加速器:一方面,资本可以帮助一个小圈子快速发展为大社群;另一方面,当社群足够成熟后,资本的镰刀就会以一种「认同感的攀比」开始收割爱好者们的钱包。这让本无法被量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被赋予到现实的物品上,也变相降低了进入圈子的成本。例如二次元圈子的手办、LGBT圈子的徽标周边。资本开始收割也就标志着一个圈子踏入了锢囚期,随后几年内就会消亡。
又如网络文学,它一开始应该是一群不愿意出版还想让自己的作品被别人看到的人组成的圈子。那时作者也是旧的读者,读者也是未来的作者。
后来,随着喜欢的人越来越多,资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建起了一个个付费小说站。随着一次次“征文大赛”,少数人获得了上万甚至更多的收益,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选择付费平台出版。
再后来,盗版小说、免费小说站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喜欢白嫖、想消磨时间的人涌入免费小说平台,付费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而作者为了更高的产量而获得更多的收益,网络小说不再是一种文学,而是一种快餐化、标准化的娱乐模式。读者对作者进行谩骂、各分区之间的读者间口诛笔伐。
它确实被大多数人接受了,不过资本也让它做了一个「接受或灭亡」的选择题。付费站让更多的作者选择资本,而带广告的免费站又让资本两头剥削作者和读者。
当然,也有些圈子会一天兴起、一夜消亡:比如几年前一天内兴起的显卡挖矿因为一纸禁令短时间内销声匿迹,又如由于政策变更而做不下去的LT(高频量化交易)私募基金。
那么,我们应该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一个社群中?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月薪一千万和月薪一千块的人,他们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那是什么导致他们的收入天差地别呢?是认知、是眼界,也是掌握的信息。月薪千万的老板,他们会用钱换时间,将一些工作外包给其他人,而月薪几千的人只会思考柴米油盐、思考如何用时间省钱。
而社群,则可以为我们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换渠道,不断地依靠着见到形形色色的人而提升眼界。但我们参与的社群是越多越好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我要借鉴一本名为《变成萝莉不想被发现只好当刺客了》的小说(下称《萝莉刺客》)内的一个概念: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灯火,而信息有直接有效、间接有效、直接无效、间接无效四种,所消耗的「灯火」逐渐递减,但绝对不是等于零。直接有效是两个人面对面地交流,间接有效是阅读书籍、聆听音乐,直接无效是和别人吵架或者说着你听不懂的语言,间接无效则是一团看不懂、不明觉厉的乱码。
《萝莉刺客》内的设定是:每个人传递信息都需要消耗「灯火」,当「灯火」耗尽,就会陷入永恒的休眠。类比现实,我认为「灯火」和人的精神能量很相似。每个人在接收或表述过多的信息后都会感到身心俱疲,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就会放弃思考,如同行尸走肉一样麻木的活着。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想变成这个样子。短视频、贴吧中都是一些间接有效的信息,你不直接参与其中,但接收着他们的理念、仿佛感同身受但实则半懂不懂,却又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争吵。量变引发质变,过多浅尝辄止的参与各式各样的圈子会损害一个人的认知。
我们的确应该对每一种态度兼容并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圈子都应当见识一下。我们应该减少接收的信息总量。这不意味着信息的闭塞,而是在提升每次交流的信息质量,在某个圈子里沉思。沉思会给大家带来积淀,这是可以享用一生的财富。
沉思是深入参与某个圈子后的必然产物,是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尽己所能维护圈子的纯洁、让它生存下去。每个圈子或长或短,百年内必将消亡,而像一位为了维持一个她建立起的圈子的纯洁和新人的体验而选择以死明志、从高楼纵身一跃的故人,我们只会为此惋惜,但这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圈子还会以它原本的样子继续发展下去,而她,并不是我们的英雄,只会留下一句「不值得」、「可惜了」的评价。
社群是交流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借用刘慈欣的《三体》中的一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我们不必追求圈子的万古长存,而是在存在的时间内积淀自己、让它成为历史长河中绚烂的烟火。人生苦短,乘兴而去,待到某日,兴尽而返。
当然我们很难评价一个行为、一次事件的对与错,就像资本参与进我们参与的圈子一样,它可能使得原本有几十年生命的圈子在几年内被大家弃如敝履,但也在几年内让我们体验到了原本不一定会有的繁盛一时。圈子是人的圈子、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不会和圈子绑定在一起,但圈子因为有了人,才被赋予了意义。我们很难评价深度参与一个圈子到底是能获得极大的收益,还是花费时间却收益寥寥。但,趁年轻,勇敢做!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确定的,在其间的每一场经历,都是独属于自己的、最宝贵的财富。
最近我对存在主义十分感兴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存在」有如下观点:
人之为存在,不是说机械地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人首先在「行动」中,在其中他领会着存在。
「此在」意味着「我的存在」,因此具有「我属」特征,但「我」不是孤立的主体,「在世界之中」是此在生存的先天法理。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物理实体存在,而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存在。这让我想起了「人的三次死亡」这一观点:
第一次死亡:当一个人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他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死亡:当一个人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他的葬礼,他们宣告,他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
第三次死亡: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去。
很多人都在物理死亡(即物理实体存在的消逝)后的短短几年被忘记,迎来第三次死亡;但也有的人在千百年后依旧被人们铭记、经久不衰。这是因为他们做了深刻的事情,或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就像人生,如一场风暴,汲以水分、还以甘霖。但留给世界的是雨露滋润、一道彩虹,还是满目疮痍、一地鸡毛——一切皆未定,你我皆黑马。